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手機拍歐洲

這裡95%以上的照片,
都是用手機拍攝的

這次我的貧窮背包客穿越歐洲之旅 
一路上只有一台手機可以拍照
( 外加一台DV附的三百萬相素陽春相機 )

目的是探索手機質材的可能性
( 另外也沒有錢再買一台數位相機 )

經過幾個禮拜的沉澱消化後
覺得這些手機照片沒有我想像中的差
算是一種實驗吧 

手機拍羅馬 Rome by Cell Phone


手機拍翡冷翠 Florence by Cell Phone Camera


托斯卡尼小鎮的一天 Cortona by Cell Phone


手機拍巴黎 Paris by Cell Phone Camera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希臘夠經典之旅)史詩和悲劇的誕生:邁錫尼廢墟





邁錫尼的金山銀山

我在伯羅奔尼薩半島的另一個任務是是拜訪邁錫尼古城。我原先在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手冊上看到這個名字嚇了一跳,邁錫尼不是只有在神話傳說中出現?邁錫尼幾千年來是個不可考城市,十九世紀末才被考古學家發掘出來。這個充滿神話、史詩與悲劇色彩的神秘希臘古城,現在只要坐公車就可以到達。

進邁錫尼古城,一定要通過唯一的通道「獅子門」,這個近三千年前建造、今天還是固若金湯的石頭城門,讓人感受到曾經雄霸希臘世界的邁錫尼文明的霸氣;再往前走去,儘管今天到處是一片廢墟,還是可以想像這個雄據山頭、易守難攻的古代城堡要塞雄偉的氣勢;就是這個千真萬確地方,曾經是雅典之前,希臘古文明政治、 經濟和軍事的中心;也就是這個腳下踩的廢墟,誕生了希臘史詩和希臘悲劇的千古故事。

我想到的是阿卡曼農王,那個山霸王的戰爭,和悲劇。


史詩的誕生:特洛伊戰爭

阿卡曼農王是邁錫尼最出名、最重要的國王,就是他帶領了希臘聯軍,橫渡愛琴海,去攻打遠在今天伊斯坦堡南方的特洛伊,表面上是要抓回逃婚的海倫,實際上是要用武力掌握整個愛琴海的霸權。

荷馬的史詩「伊利亞德」,就是以國王阿卡曼農和大將阿奇里斯為主角,講述希臘攻打特洛伊的十年戰爭。

我深深覺得「伊利亞德」是西方第一部偉大的戰爭「寫實」「小說」,兩千多年前希臘人沒有像「三國演義」還是「戰爭與和平」這種小說,也沒有讓人熱血賁張的好萊塢戰爭電影,荷馬擔任了生動描寫戰爭慘烈的說故事任務和寫實任務。

「伊利亞德」還是西方第一部同志文學,整個故事的主軸就是講阿奇里斯和阿卡曼農鬧彆扭,不肯出戰,希臘聯軍快被毀滅;後來阿奇里斯的男朋友戰死,阿奇里斯燃起熊熊怒火,為他的男友報仇,故事就在報仇完後,戛然而止;沒有特洛伊木馬,也沒有最後希臘得勝凱旋的任何描寫。

我還認為「伊利亞德」是西方第一部反戰文學。我覺得「特洛伊亞」描述的戰爭血腥和慘狀,無意義的嗜血原始慾望,比今天任何一部好萊塢戰爭電影,都還要寫實而驚心動魄。

「伊利亞德」的希臘原文是「特洛伊之歌」,是荷馬歌頌戰敗者特洛伊的哀歌。「奧德修斯返國記」就是講希臘得勝後,天怒人怨,奧德修斯必須流浪十年,才能回得到故鄉;荷馬的繼承人 -維吉爾,寫下了「埃涅阿斯逃亡記」,故事就是講特洛伊被希臘人毀滅之後,埃涅阿斯帶領少數特洛伊人逃了出來,流浪地中海多年,最後在義大利定居下來,成為後來羅馬人的祖先。

阿卡曼農大王在特洛伊戰爭得勝後,凱旋回希臘邁錫尼,於是產生的希臘第一個悲劇。


悲劇的誕生:阿卡曼農王

希臘的霸王阿卡曼農經歷十年慘烈戰爭,最後毀滅特洛伊,得到全面勝利,凱旋歸國後,第一晚上慶功宴,就被老婆夥同情夫給殺死在浴缸內。

阿卡曼農老婆恨他是有原因的:就在希臘聯軍要出海攻打特洛伊的時候,整個風雨大作,神明十分憤慨,阿卡曼農就把自己的女兒當祭品,親手殺了女兒在獻神的祭檀上,或許把神給嚇到了,風雨停止,希臘聯軍才可以順利出航。

希臘三大悲劇作家的第一位- 阿斯奇勒斯,就以這個阿卡曼農戰勝返國後的家族恩怨,寫下他的最著名的三部曲,其中第一部就叫「阿卡曼農王」,也是希臘文明最黃金的時代的第一部悲劇。


阿卡曼農的面具

邁錫尼古城金山銀山的寶藏,可以塞滿兩個博物館。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卡曼農的黃金面具,現在存在雅典考古博物館中。

這個黃金面具出土的時候,震驚全世界,原來荷馬史詩講的故事是真的,希臘悲劇也有個寫實的起源。然而後來經過科學檢測,發現這應該不是阿卡曼農的遺物。

或許這不是阿卡曼農王,但這應該就是歷任邁錫尼山霸王中其中一位的面具;縱使有金山銀山的寶庫、堅不可破的要塞,霸王被更暴力的霸王取代,霸業終究在歷史中變成廢墟。




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義大利另類浪遊)費里尼之旅




我這次流浪到義大利,要向費里尼致敬,於是展開我的費里尼之旅。


羅馬電影城

羅馬電影城是費里尼電影創造的夢工廠,幾乎所有費里尼的電影(和幾乎所有的義大利電影),都是在這裡拍攝的。

電影城是在莫索里尼時代蓋的,因為這個獨裁者認為「電影是最好的武器」;在早期多拍「白色電話電影」(這種愛情電影中一定會出現白色電話,很像是台灣的瓊瑤「三廳愛情電影」),傳神表達了法西斯時代的逃避主義;二次大戰電影城被聯軍轟炸後,義大利電影不得不脫離攝影棚,在大街上拍電影,造成了「義大利新寫實」;戰後電影城重建,好萊塢大片像「賓漢」、「埃及豔后」和最近馬丁史科西斯的「紐約黑幫」,義大利片像費里尼電影、「新天堂樂園」、「郵差」… 都是在這裡拍攝,至今已生產了三千多部影片。

電影城立志要成為好萊塢之外的最大片廠;距離羅馬市中心才九公里(坐捷運就可以到),七萬五千公尺的街道、廣場和花園,十六座攝影棚加上一個專拍海景的水池攝影棚,三個餐廳,有自己的沖印廠和完整的後期設備,今天有超過五千個工作人員。我們研究所的王童導演曾說,他以前到羅馬電影城的時候,電影城分工之細,有只做羅馬盔甲的鐵匠,和專做皮帶的皮匠;王童老師還在電影城看到費里尼在拍片現場!

我坐捷運到電影城的時候,整個碩大電影城幾乎空無一人,八月羅馬全民放假是空城,電影城也是空城,警衛懶洋洋地不理人。(後來我才發現電影城不對外開放,我其實是偷偷溜進去的。)電影城有自己的林蔭大道,和像森林一樣的花園,我在一個像是博物館的地方(其實燈都關起來沒開放),還發現一個費里尼的展覽室(還鎖起來),展示電影城和費里尼的親密關係(我從鐵欄杆外望進去看到費里尼的海報和道具)。

費里尼對電影城的依賴,已到痴迷的地步,我們今天看到像「甜蜜生活」中的衣香鬢影、奢華、墮落的維克多大道,「愛情神話」中想像的古羅馬酒池肉林,和「羅馬風情畫」中的那個充滿肥女人、肥男人的羅馬大街,幾乎全都是在電影城一磚一瓦蓋起來的。費里尼就在這個電影城,創造了他對羅馬的想像和迷戀,他對電影的想像和迷戀。



雷米尼大飯店

我決定要到費里尼的故鄉-雷米尼。

我從翡冷翠坐夜車到雷米尼。這是我坐過最糟糕的夜車。我必須半夜到翡冷翠一個郊外的車站和遊民妓女等無家可歸住車站的人一起,在那裡等一個小時;坐上火車後,凌晨三點要在波隆那轉車,那表示不能睡;義大利火車沒有廣播就算了,火車站只有一個兩個地點的標示,半夜在火車上要頭伸出去,還看不到到底是到了那個火車站;我最後是憑著直覺,覺得波隆那應該到了,和大家一起下車,運氣好還真是波隆那;在波隆那寒冷的車站要等一個小時轉車;到了雷米尼才早上五點半,所有的店都還沒開,什麼事都不能做。

雷米尼是義大利面對亞德里亞海的小城鎮,外國遊客很少來這裡,主要是義大利當地人國內旅遊,常來這裡的海灘曬太陽。

義大利每個小城市都有她自己的魅力和特色。像我從希臘Patras坐夜船到義大利的Bari,還以為這是一個鳥不生蛋可以略過的小城市,但是我和我在船上遇到的法國朋友趁著等火車的幾小時,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亂晃,這兩、三個小時讓我們驚訝不已,Bari有個美麗古老的中世紀古城和寬廣壯麗的大道,我跟每一個朋友都說,義大利真是接近完美,我幾乎在踏上義大利的第一個小城市就愛上了義大利。

雷米尼一樣有個大理石蓋的中古世紀古城、古代城牆博物館、文藝復興廣場、還有寬闊的林蔭大道。和其他義大利城市相比,地位邊陲的雷米尼,她的特色可能是比較閒散、灑脫。

雷米尼就是費里尼電影「阿瑪柯德」(另譯「我記得…」) 中,那個濱海的鄉下小鎮。費里尼在這個小鎮度過童年和青少年的回憶,成為他電影中靈感和想像的源頭,一些影像一直出現在費里尼的電影中:肥胖女人的雜貨店,海邊的大遊輪,渡假馬戲團沙灘,和一間豪華大飯店。

讓費里尼一直念念不忘的是雷米尼大飯店。這是雷米尼小鎮最豪華的大飯店,費里尼小時候抓著飯店鐵欄杆,看著千奇百怪的富豪、名流、妓女和花花公子,在這間謎樣的大飯店進進出出;這個透過鐵欄杆的視野,激發了他童年的想像和好奇心,讓他有各式各樣瘋狂的幻想。

費里尼成為大導演後,雷米尼大飯店特定給他一個專屬的房間,費里尼長期住在雷米尼大飯店之中;後來他在這個飯店裡在接朋友的電話時,中風倒地不起,送醫不久後就去世了。

我這次最想參觀的就是雷米尼大飯店。我走到了飯店的門口,最後我還是決定不走進去(也是因為沒錢),我寧願透過鐵欄杆,依靠想像力觀察著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順著費里尼大道走過去,就到了海灘。雷米尼大飯店還有自己的專屬海灘。

海灘上,一張沒有人坐的導演椅面對大海,激發我的情感和想像,費里尼就是坐在這個沙灘上,面對這片海,開始產生幻想的吧?

後來一個壯碩全身都是毛的義大利男子一屁股坐在那張椅子上,原來這其實是救生員的坐椅。這或許是費里尼結合雷米尼大飯店給我們的最後玩笑。




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巴黎另類之旅)勞工區風景:北方車站,黑人和印度人區





我坐夜車從米蘭到巴黎,六個人兩邊上、中、下鋪擠一個小房間,看在車票便宜的份上大家都忍耐,擠一擠還可以聊聊天、交朋友。

我到巴黎的時候身上只剩下五歐,吃個早餐後只剩三歐;我到一地方會先去換旅行支票,不全換光,只領預定要花的錢;所有手上的現金就這麼多,強迫自己要控制每天的花費(像是每天只能花二、三十歐,這在歐洲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還好最後都有驚無險用得剛剛好,像是我離開伊斯坦堡身上只剩一里拉(五塊新台幣),離開義大利身上有五歐,而我回台灣的時候,身上全部剩三歐。

我在巴黎住在朋友家。我的巴黎朋友和我約定:他來台灣就住我這,我去巴黎可以住他家;巴黎朋友本來去年就計劃在來台灣旅遊住我這,但臨時家中有人生病取消旅行,後來反而變成我先到巴黎。我上次去巴黎住我在另外一個巴黎朋友十六區的房子,那是我見過全世界最小(但也最舒服)的公寓,床平常貼在客廳牆壁上,要睡時把床拉下來客廳就成為臥室。我知道有些巴黎公寓的浴缸是吊在客廳的半空中,要洗澡時再把浴缸放下來,我還以為巴黎人住的公寓就是這麼小。

沒想到我在巴黎住的是宛如電影場景中的大豪宅。我的巴黎朋友在北方車站附近的公寓,光是我住的那間房間就比我自己在台灣住的小套房還要大,公寓裡還有我見過最寬廣的客廳、其他兩個房間和一個大廚房。我的房間還有一個壁爐,我的巴黎朋友還特地點火燒木,我們就看著爐火還真像是歐洲電影的情節。

我的巴黎朋友說,這間公寓已經有一百年了,在我驚嘆的同時,他說一百年的房子在巴黎根本不算什麼,有點丟臉不要跟人家說。傍晚他就帶著我到巴黎老城區逛,跟我講解那些房子是十九世紀的(奧斯曼計劃下的工業時代中產階級公寓),十八世紀是怎麼樣(路易十五時代的優雅),十七世紀的房子(路易十四時代反而最樸素)最熱門也是最昂貴的;我巴黎朋友的「豪宅」是屬於真正的法國中產階級,巴黎有一半的人住得更豪華,另一半的人則付擔不起這種生活。

我朋友的中產階級公寓離北方車站(la Gare du Nord)不遠,這一區是印度人和黑人的區域,路上全是印度人的雜貨店、服裝店、小吃店,不然就是黑人的庫斯庫斯小米飯餐廳,我朋友說他很喜歡這一區,因為這些新移民很有活力,是巴黎最打拼的中下階層勞工區,也是觀光客絕跡的地方。我上次的住十六區是幾百年來巴黎最有錢的人住的區域,我發現這個地方晚上七八點街上就完全沒有活動了,靜悄悄沒有人影,幾百年來有錢人都是這樣優雅,晚上都這樣安靜。而我這次住的北方車站一帶,我半夜坐地鐵回到這裡,街上還是人來人往、燈火通明、熱鬧滾滾,甚至街上就有人在吵假、打假。

一個禮拜天,朋友公寓陽台望下去,是盛大的印度教大遊行,就像台灣的媽祖出巡一樣,整條大道被神轎、鼓鑼樂隊、民俗舞蹈和信男信女塞得滿滿的,讓人難以想像這個印度教廟會就發生在巴黎大街上。巴黎的活力來自於多元文化的欣欣向榮;我這次在城市邊緣的勞工區體會到,印度教文化和巴黎都會的碰撞和相容,正在發生。




(義大利夠經典之旅)梵蒂岡聖城的裸體




梵蒂岡就在我青年旅館走路能到的地方;我還是起了早,吃了早餐,八、九點到梵蒂岡城牆的時候,已經排隊排到繞著圍牆、看不見頭和尾巴了。我等了將近三個小時才進得去。

我一開始像個好學生一樣,每個展覽廳的小細節都慢慢地觀賞,後來發現以這種速率大概最快要花三、四天才有可能把梵蒂岡博物館逛完,我可不想每天花幾個小時排隊,花天價的門票(七百多台幣,所有博物館最貴的之一)來這裡報到,所以應當要挑重點看。顯示教皇財富的金銀珠寶就不用看了,而且我覺得梵蒂岡的繪畫廳,也可以匆匆略過。



梵蒂岡的繪畫收藏… 之糟

梵蒂岡繪畫廳的中世紀繪畫,算是不錯,有很多十分珍貴的宗教藝術傑作,大概是中世紀教皇的權威把所有歐洲最好的作品都收刮到羅馬來。文藝復興也有一些像拉菲爾不錯的油畫,之後越到近代我就越覺得每況愈下,要近代、現代藝術家要虔誠遵守天主教教條又要自由創作,是件互相衝突甚至是違反自然的事,我看梵蒂岡的收藏標準是首先要成為虔誠天主教徒,而諷刺的是,這種藝術家在近代以來區指可數。

梵蒂岡近代到現代的藝術收藏的顢頇,到讓人生氣的地步,以嚴格天主教義當做收藏的標準,在五百年前已經過時了。



梵蒂岡的雕塑收藏世界最好

我對梵蒂岡的雕塑收藏非常滿意。梵蒂岡收集了全義大利最好的羅馬時代雕像。

儘管今天希臘漁夫不時從海中撈起希臘時代的青銅像,希臘農民會在田地裡挖出希臘時代的大理石雕像,讓雅典國立考古博物館常常有讓人驚嘆的古希臘真跡,這些梵蒂岡的羅馬複製品還是會有它們不可抹滅的價值:就是這些羅馬複製雕像,讓文藝復興五百年以來,無數的文人騷客魂牽夢引(也包括今天的我們),懷想古代時光,懷念起裸體時代。

(未完待續)


羅馬鬼城




第一次看到聖彼得教堂

我到羅馬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坐了一整晚上的船和一整天的車,我拖著沉重的行李,在一條不知名的大道上,兩旁儘管有極為華麗的商店櫥窗,但是整條大街冷冷清清,沒有一家商店開門,十分詭異;天氣開始起風變冷,天空開始打雷,看來快是要下雨了…

找不到青年旅社的我,感到非常洩氣,頭一轉,在巷道中撇見難以置信的景色,宏偉壯觀又比例優雅的聖彼得大教堂圓頂在黃昏下閃耀著金光,這是我第一次遇到聖彼得大教堂,倒底還有什麼城市可以讓人在小巷弄中一轉頭就目瞪口呆?

我在奔波窮忙的旅途中,停了下來;望著美麗的聖彼得大教堂,從驚奇中產生喜悅,活著真是美好,讓我笑了起來;彷彿是充了電,我又有力量繼續在羅馬詭異的八月大街走下去。


高級住宅區的青年旅社

我迷失在羅馬的詭異大街上,路旁都是永遠不會開的商店,和似乎沒有人住的中產階級大廈,好像是一條走不完的無人上海灘。

這些氣勢逼人、看起來不可親近的中產階級大廈,讓人想惡作劇每一個都按按門鈴,看看裡面到底是住著什麼人。

沒想到,我最後發現,我的青年旅社就在一個中產階級大廈裡面。

終於可以一窺彷彿是電影情節中出現的羅馬豪宅。這種豪宅的電梯是像二十年代上海灘的電梯一樣,有個新藝術裝飾的鐵籠子在樓梯間中央,要自己用力開門和關門,鐵籠子也就是古老的電梯才會開始昇降。

這個青年旅社是一對姐弟開的,他們把祖傳的房子轉換成青年旅社,還真有創意。即使這裡住的都是沒什麼錢的背包客,每個房間裡簡直是家徒四壁,還是可以看到這個豪宅原本的奢華:門有夠大,窗戶有夠大,房間有夠大,什麼都是又高又大,碩大豪華是羅馬的特色吧。

我一直觀察這條無人的大街,一整排有乾淨漂亮櫥窗的商店,早上不開、中午不開、下午不開、晚上也不開,到底是什麼時候才會營業?我後來才知道,羅馬人八月都去渡假了,整個羅馬沒有什麼羅馬人(除了心不甘情不願被迫留下、心情不好的羅馬人,印度、黑人和華人外勞,和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之外),羅馬八月是個空城、鬼城。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貧窮背包客之旅)在世界最貴的城市,一毛不拔




義大利真是貴得離譜,貴到我卯起來,下定決心在世界最貴的地方,不給它花一毛錢。

除了必要的交通費和博物館門票,我在威尼斯和翡冷翠各有一整天,徹底發揮我一毛不拔的精神(我甚至戒掉冰淇淋,對滿街的義大利冰淇淋不為所動)。

要如何一毛不拔?首先喝水的錢要省下來,歐洲現在一小罐礦泉水起碼要近一百台幣,可樂、果汁等有味道的飲料更是兩百塊往上跑;如果渴了就去買水, 這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至少對背包客來講);所以,背包客一定要準備水壺。

在義大利美麗、壯觀、優雅的噴泉旁,往往有個永遠不關、源源不絕的古老水龍頭,我都用水壺裝這種水,其實我也不確定可不可以生飲,但是經過我個人的人體實驗(還有看其他背包客也和我一樣做),義大利這些水是可以生飲不會拉肚子。其他歐洲國家絕大多數都是自來水可生飲(我都是親自人體實驗,後來才和朋友證實)。

食物方面,則要靠免費早餐吃飽一點,加上前一晚儲糧、自製食物如三明治,就可以達到一天之內,不花一毛錢的精神。比起去歐洲餐廳坐下來吃飯起碼五百塊台幣起跳,路邊攤販三明治最少也要兩百五十塊台幣,自己去市場買食材,自己做三明治,會省下一大筆旅費。


超級市場

我到一個城市,最高興的就是找到背包客的最愛:超級市場,比找到著名景點還高興;以致於我甚至忘了有些地方的主要景點在那裡,而只記得超級市場在那裡;而我有去過威尼斯的朋友都記得她的美景、美食,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我是如何高興在小巷弄間找到最便宜的披薩店。

現在我不管到那個城市,一看到超級市場就會情不自禁走進去,真不知在興奮什麼。


傳統市場

比超級市場更好的地方,我覺得是傳統市場。和超級市場千篇一律的標準化商品和冰冷的店員相比,到傳統市場可以和真正的城市老百姓面對面接觸,買城市老百姓會買的食材,聽到當地日常的語言(和吵架),體會當地的日常文化。

我這次流浪之旅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到翡冷翠的菜市場去逛逛;義大利人蔬果攤都會配色,蔬菜水果擺在一起像花一樣爭奇鬥艷;屠夫好像懂得解剖學,肉都切得有美感和姿態,彷彿是雕塑還是珠寶在販賣。最重要的是,和當地居民的接觸,語言不通其實不重要,英文好不好沒有關係,肢體語言才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和這些庶民在一起,只要真心相對、阿薩里就可以溝通。

或許來個歐洲傳統菜市場之旅會是個好主意。


麵包、起士、火腿、葡萄

我幾年前第一次到法國,覺得他們的物價是我們不可思議的三倍;而這次到歐洲,我覺得物價已經變成我們的四倍,這次我連驚訝的力氣都沒有,只有認命。

然而,物價是我們四倍的歐洲,有些東西竟然比台灣還便宜,這也是我自己在旅館做三明治的材料:

1. 麵包:一大塊大概不到五十台幣,比台灣很多地方都便宜。

2. 起士:歐洲當地起士又好吃又便宜,和我們百貨公司專櫃賣的起士,味道不怎樣、又貴、買少又要看店員的不爽臉色,是完全不同的。

3. 火腿:可能是歐洲最便宜可以買到的肉,一大塊不到一百台幣,比台灣的超市還便宜。

4. 葡萄:我在翡冷翠的傳統市場,和一個黑人買了一大串葡萄,只花了我五十塊台幣,台灣家樂福要七八十塊台幣跑不掉。

儘管在歐洲,不吃不喝,一毛不拔,交通費、住宿費其他的必要開支還是會像流水一樣讓我們的荷包不斷失血,但是,飲食費是可以大量節省的。